庐江郡,舒县。
北风呼啸,天空阴沉。
“动作快点,装车!”
一群民夫和辅兵在军官的大声喝令下,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他们把一袋袋军粮装上牛车,再折返去粮仓,如此循环往复。
舒县在魏吴边境,汉末以来几经易手,早已不适合百姓常住,如今俨然成为一座军事要塞。
所以在当地很难征发足量的民夫,不得已只能从六安、寿春等地抽调。
尽管如此还是不太够,本身就正值冬季无法通过水路运输。
并且他们这里是为镇东将军郭淮作为后勤部队而存在的。
郭淮所部如今已然南下,顺着夹石、石亭一线进攻皖城。
这条线路补给线很长,后勤的压力成倍增加。
不远处。
一名青年武官扶刀而立,目光审视着人群。
他叫马隆,兖州人,此番兖州军被司空王凌征召前来淮南,作为后备军使用。
运输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忽然他见一个军士为了节省体力,把身上的皮甲和佩刀都放在了一旁。
于是走了上去:“你的装备和武器呢?”
那军士似乎没察觉出对方语气中的责备,回道:
“军侯,反正我们这里也不打仗,省点力气咱可以多扛几袋粮食嘛。”
话糙理不糙,正常来说非战兵没必要时时刻刻着甲持刀。
甚至就算是出征在外的部队,在行军途中大多也可以将辎重放于辎重车上,以节省体力。
然而马隆却严肃地说道:“我看你体格强壮,是个好苗子,万不可浪费了天分。”
“去把装备穿戴上!”
他平日里对麾下士兵的训练很严苛,认为非训练时的负重锻炼同样很有必要。
在他眼里,这里士兵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拉上战场。
到那时候,他们或许会侥幸在残酷的战场上活下来,从而感谢平日里勤于锻炼的自己。
“孝兴!”
有人唤着他的名字,马隆转身看去,来人是兖州武猛从事夏侯庄。
他是兖州刺史夏侯威的次子,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