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 第464章 废立(四)(3/4)
曹髦进入了决赛圈。

    曹彪他有印象,当年他在淮南任职时谒见过几次,过得可怜巴巴的,吃穿用度甚至不如扬州刺史王凌。

    而且他年纪太大了,已经五十三岁。

    抛开年纪不提,此人在历史上被王凌、令狐愚三言两语就忽悠了,说明他并非是完全被裹挟,而是心中有野心的。

    所以夏侯献也排除了他。

    这里提一句,在王凌之叛前,曹氏宗王都是在封地就藩,因为有了王凌拥立曹彪一事后,司马懿才以此为由将宗亲们全部迁往邺城圈养。

    至于彭城王曹据,夏侯献记得历史上司马师起初要立他,具体理由不太清楚。

    或许是因为司马师根基不稳,怕被外镇的将军以“立幼帝,把持朝廷”为由反对他。

    不过郭太后却是神助攻,她不愿意放弃太后尊位,以曹据不能奉魏明帝的祀为由,言辞拒绝。

    司马师“无奈”,只能立高贵乡公为帝。

    曹髦

    这位可是日后被钟会赞为“文比陈思,武类太祖”的少年贤君。

    其实夏侯献在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曹髦如果真的贤明,作为宰辅的自己真的可以在统一天下后,急流勇退,还政于他。

    夏侯献想了想,自己死后有诸葛武侯那样的身后名,受万人敬仰,好像也不错。

    但。

    人是自私的,人心也是难测的。

    曹髦长大后,会记得夏侯献的好吗?

    明朝的张居正似乎也给了答案。

    不再犹豫

    他把目光锁在东海王世子曹启的名字上

    夕阳西下,相府门外群臣们的影子被托在了东方。

    “咦,司马公,您怎么又回来了?”桓范看着司马孚,一脸惊讶。

    这家伙方才说尚书台有事处理,借故走了。

    司马孚捏了捏手腕,表示有点酸,“尚书台掌管天下诸事,繁杂的很,我倒是羡慕桓公啊”

    怎么?骂我清贵?不行你下来,我来做!

    桓范都不想点破他,这不是把我们当替身了,丞相若是这时候出来,还以为你司马孚一天都站在这呢!

    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