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叛敌者同罪,并处斩了弃城逃至邺城的河间太守黄华,以正典刑。
同时随着夏侯献在邺城坐镇时日越久,就越发的察觉到一个问题。
河北这地方地域歧视很重。
其实这种情况汉朝起就普遍存在,河北人瞧不上幽州边塞人,河南人与河北人互相看不上,而整个关东又对关西人嗤之以鼻。
至于江东?
蛮夷罢了。
这种情况不仅体现在士人上,底层将校亦是如此。
洛阳中军的兵源是这样,以河南良家子为主要班底,辅之以河东、弘农等地。
再加上夏侯楙、夏侯霸两任都督经营关中二十余年,并且夏侯献在辅政之初,幕府僚属多为关西人士的缘故。
所以即便是夏侯献从未亲自经营关中,中军里的西凉兵也不在少数。
不过此番,天子毕竟借着丞相之威,震慑河北。
故而只发生了一些不值一提的小摩擦,至少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人敢真的作死。
夏侯献将此事记在心中,而后将注意力投入到河北的战事。
目前邓艾军的动向还不明确,夏侯献此时只知道邓艾屯住信都。
故而他命卫将军曹爽北上广宗,此处便是历史上知名战场——界桥。
此地五郡通衢,无论是北上支援邓艾还是解常山之围,都很方便。
虽然很残忍,但夏侯献的想法跟邓艾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
或者说乐观点吧,夏侯献相信张特能阻挡叛军南下,迫使他退回中山,或者东面的河间。
当然,夏侯献是有田豫这张牌,才会如此有恃无恐。
至于为何要用曹爽为帅
尽管他的统兵能力堪忧,但却不得不用。
因为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作为曹叡曾经的近臣和前大司马曹真的长子这一双重身份,他出征对抗毋丘俭,代表着曹氏宗亲认同曹启的地位,而否认毋丘俭所谓的清君侧。
而且真到动真格的时候,夏侯献可将统兵之权假节于邓艾。
“丞相。”
这时,堂外羊祜的的声音打断了夏侯献的思绪。
夏侯献抬头看向来人,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