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臣这就去传令下去。”
“五丈原”那官员衔命而去,夏侯献念叨着这个名字,却并非在想诸葛亮的事,他随即对一名亲兵道:
“叫裴秀来见朕。”
“诺。”亲兵轻轻催动马腹,很快离去。
不多时,裴秀来了。
夏侯献走下车驾,指着五丈原的方向:“季彦,那里便是褒斜道吧?”
裴秀回头看了一眼,转过头来说道:“是的。”
“现在通行条件如何?”夏侯献问。
裴秀摇摇头:“箕谷南部栈道尽毁,无法通行。”
裴秀此番来长安的主要工作便是更新地图,每到一处他都会找来当地官员、小吏、士兵、民夫多方面取证,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夏侯献记得二十多年前他与张合在箕谷与赵云有过一战,那战之后赵云便烧毁栈道,退回汉中。
“当初诸葛亮生前最后一仗就是走的褒斜道,应当有修复过吧,怎么如今又被毁了?”
夏侯献提出疑问。
裴秀开始讲述起来。
自赵云之后,曹真伐蜀时曾派张合修复褒斜栈道,但张合这边还没把路修通,那边曹真已经被大雨浇得被迫退军,于是张合只能再次烧了栈道撤退。
之后诸葛亮出兵关中,又重新修了褒斜道,后面这十几年就没有大军走过了。
最后一次损毁是因为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与杨仪不和,在撤退的途中谎称杨仪谋反后又烧毁了栈道。
听完始末,夏侯献若有所思。
裴秀追问道:“陛下欲重修栈道吗?”
“不。”夏侯献摇头,“这条路只是做一条备选,只有进攻的一方才能着手修栈道,否则没有意义。”
裴秀见夏侯献一路上格外关心秦岭山道,嗅到了一丝什么。
“陛下,可是有伐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