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陈祗便都明白了,他打断黄皓:“黄门令的意思是调宗征西回朝?”
“我这也是为大汉江山社稷考虑。”说这话时,黄皓脸不红,心不跳。
陈祗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朝中有不少人通过贿赂黄皓谋官,其中就有刚刚调任永安协防的右将军阎宇。
以前董允在世时尚能压制黄皓、规劝天子,可在董允死后,费祎久不在成都,黄皓间接决定了不少人的仕途。
现在费祎死了,黄皓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然而陈祗心中是有底线的,看着黄皓似笑非笑的表情,忍住了骂人的冲动,用委婉的语气说道:
“阎文平刚调去永安不久,初来乍到尚不熟悉巴东军务,恐怕卫将军不会答应。”
陈祗这话有些巧妙,直接把锅甩给了姜维。
要知道姜维如今是汉国唯一一位重号将军兼录尚书事的人,可谓是军界第一人。
理论上,国家事务尤其是军务都要送到汉中让姜维过目。
闻言,黄皓肉眼可见地脸色一沉。
见状陈祗赶忙道:“此事不急,待我给卫将军书信一封,陈述利弊。”
“那便有劳令君。”黄皓心中不悦,知道陈祗只是搪塞他而已,但如今他不能跟对方翻脸,此事只能暂且作罢。
汉中,南郑。
“吴使走了吗?”府堂内,主位上的姜维余光扫见李密走了进来,抬起头来问道。
“昨日已经启程。”李密拱手答道。
“此去建业恐要一月有余。”姜维叹了口气,“罢了,只要诸葛恪有进取之志,汉吴东西响应,一样可以分散魏国的军力。”
“卫将军!”
这时,参军来忠疾步入内。
“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同意联合叛魏,邀我军前去接应!”
姜维腾得一下从席位上站起,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