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75章 李青行为(2/4)
这个权力给了张皇太后。

    三杨这么做合乎情理,莫说张辅,于谦也没有理由反对。

    张皇太后推辞不过,移驾御书房。

    ~

    东宫。

    “太子,你不舒服吗?”于谦问。

    小朱祁镇摇头:“我…我有些困。”

    他没说实话,心里话要藏着,父皇告诉他的。

    于谦没多想,“那就休息一会儿,回头臣上禀皇太后,看能不能将早朝推迟一些。”

    “嗯,谢谢老师。”小家伙点点头,爬上床,合衣躺下。

    于谦也在愁,他对三杨没什么好感,无他,官僚主义太重。

    除了杨溥还好些,杨士奇、杨荣,都是搞圈子、收受贿赂的好手,还超会巴结人,个人操守几乎没有。

    三人是建文旧臣,却能一直屹立不倒,且被重用,可见一斑。

    杨荣在朱棣进京的第一时间,就竭力巴结,献计献策。

    杨士奇更是不遗余力地抹黑自己的引路人,方孝孺;

    对恩师非但没有感激,还恩将仇报,为很多人不齿。

    三人算得上能臣,但他们绝不是良臣。

    他们大多时候,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所以做出一番事业,是因为有英主,要是君主不英明,焉知他们不会投其所好,做出危害江山社稷之事。

    …

    御书房。

    杨士奇趁着张皇太后疲倦,品茶的机会,拱手道:“太后为先帝母亲,太子祖母,尊贵无比,也是皇家最显赫的人,代表的是天潢贵胄,然……”

    顿了下,“太后娘家却过的贫苦之极,这实在是……太后高风亮节,不愿谋私,可您代表的是皇家啊!”

    杨荣接言道:“如今大明昌盛富饶,供养几个外戚,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历来外戚封爵都是常有的事,太后无需心存忧虑。”

    张皇太后怔了怔,不动声色道:“你们的意思……?”

    “太后的两个弟弟才华横溢,品性上佳……”

    巴拉巴拉了一堆,最后道:“可封侯爵,谋个官职。”

    这话在朝堂上没法说,不是他们拉不下来脸皮,是怕张皇太后拉不下脸,人情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