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事中看一下,若无异议,签字画押吧。”
李青接过,供词简洁明了,拢共五十多个字。
他也没废话,签字,摁手印,一气呵成。
锦衣百户一招手:“回宫复旨。”
顺便把两具尸体也带了出去,倒是贴心。
李青打水洗漱了一下,挪动躺椅来到树荫下,拿上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打发无聊时间。
这次过后,大概率会出现两种情况。
1:群臣对他恶意更重,逼宫事件升级。
2:群臣忍气吞声,不再揪着他不放,还他清闲。
会出现哪种情况李青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以后不会再有上门弄他情况出现了。
除非他们想死!
从昨夜他们的表现来看,明显是不想死。
李青舒服伸了个懒腰,自语道:“眼下没什么大事了,沈鑫极具经商头脑,有小六子他们撑腰,越做越大几乎是必然,不用我操心;
至于朝堂上的这些人……最多不过是复刻之前手段,也算不得大麻烦。”
他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蓄谋已久的事,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觊觎《永乐大典》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大典修成的那一天,他就惦记上了。
常言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朱老四要是知道李青的惦记,不知棺材板压不压得住。
“小皇帝对大典没什么兴趣儿,入朝这些年,就没见他看过大典,御案上的那两本,都落灰了,完全就是摆设,嗯,下手不难……”
想着想着,李青‘给给给’笑了起来。
没办法,要是可以他也不想偷。
可谁让那是《永乐大典》呢,朱祁镇再宠信他,再依赖他,也万不会将正本送给他。
没可能的事,李青不会奢望。
求人不如求己,他打算亲自下手。
想到就做,李青当即写了封密信,差人送去金陵,让朱允炆送回一些大典来。
直接偷是肯定不行的,时间一长绝逼露馅儿,得换,用盗版换正版。
其实盗版的内容也一样,只是意义价值不同。
正本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