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 第17章 博弈(3/5)
  ‘小媳妇’一见这架势,哪里能忍?

    这不是错付良人嘛?

    当初真是瞎了眼……

    浓情蜜意后,一过日子才知道,一个是徒有虚表,一个垫了硅胶……

    君臣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开来。

    朱见深要用吴俊,群臣驳回,并建议用石亨;朱见深亦不允,并坚持用吴俊,群臣驳回……

    双方谁都不肯接受对方意见,但相对来说都还冷静,在规则中博弈。

    朱见深没用中旨,群臣也没有逼宫,君臣虽不和,却也没彻底对立,公务也没受多少影响,总得来说,都很克制。

    李青没有参与其中,而是让朱见深下旨,命关外斥候密切关注草原战斗。

    双方战斗的结果才是重中之重,大明具体如何安排,取决于谁赢了,瓦剌胜算是很大,但毕竟还没盖棺定论呢。

    他的建议立时就得到了允准,群臣亦没有阻止,因为这个建议对他们并无什么影响。

    李青达到了目的,便也没再上朝了,只是常去兵部,了解草原最新动态。

    偶尔也去翰林院,跟进中宗实录的修撰进度,有时也会说出一些外人不知道的秘闻,以便让中宗实录更为丰满;

    同时,也丰富了朱祁钰的形象,使其更加立体。

    至于朝堂上的争权夺势,李青并不在意,反正最终的结果导向,仍是大明得利。

    而且,经过这几日的观察,李青对朱见深政治才能,也有了一定了解。

    至少就目前而言,朱见深所展露出来的手段,完全符合,甚至超出了他的心理预期。

    用外戚是有诟病,却也的确是个快速掌权的办法,且外戚也并非如狼似虎,等到真正掌权后,反过来削弱外戚找平替,对实权皇帝来说,十分轻松。

    朱见深的这步棋,并未下错。

    更让李青欣赏的是,朱见深懂规矩,这种品质在朱家皇帝中太稀有了。

    朱元璋不讲规矩,朱棣不讲规矩,朱瞻基不讲规矩,朱祁镇亦不讲规矩;但事实证明,不讲规矩终究是会付出代价的,有的体现在明面上,更多的体现在暗地里。

    庙堂这个权力场,更多还是要靠博弈,平衡好对方勉强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