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儿。
彭时、刘定之、商辂联袂而来拜访,言语客气,举止优雅。
不得不说,读书人表面上都还是挺讲究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青请几人进屋,客堂,几人谈笑风生,仿若多年好友。
彭时打量着房屋陈设,钦佩道:“永青侯为大明付出良多,却如此…节俭,实令我等自叹不如啊。”
这话客套成分居多,却也不全是客套,庙堂上不爽李青者居多,但心里都承认他的功绩。
事实摆在眼前,不承认也不行,何况,文官都讲究一个表面光亮,明着不讲道理的黑……太掉价,也难以令人信服。
这也是李青屡遭弹劾,却始终没人在大是大非上做文章,不是不想,而是李青在大事上挑不出毛病。
李青笑了笑,道:“我都这把岁数了,又无儿无女,有吃有住就可以了,不太追求外物。”
门外,朱婉清听到这话,不由心酸且心疼。
李叔…好可怜……朱婉清情绪低落。
~
客堂,恭维不断,该走的程序走完,几人这才进入正题。
彭时率先开口:“大明于今时今日,国泰民安,四海承平……嗯…虽内有摩擦,外有隐患,然,以大明当今国力,不足虑也。”
“不错!”刘定之附和,“大明当今局势,在文治!商业、农业、手工业…如何平衡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让百姓生活的更好,国家更富强,才是重中之重。”
商辂欣然点头:“两位大人说的是,如今大明无战事,文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人的潜台词很明显:武将大势已去,未来将是文官的天下!
他们这么想,倒也不为错。
如今的大明,确实没什么战事,土司问题远算不上威胁,漠北局势虽然混乱,但总体来说,对大明朝廷十分恭顺,并无进犯之意,亦或说不敢。
武将的政治地位,还真就是在走下坡路。
这不是武将的错,也不是皇帝重文轻武,而是政治土壤变了。
这是大势,他们笃信未来文官地位还会再度拔高。
李青沉吟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一味盲目自大,疥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