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明白了皇帝的用心良苦。
朱厚照道:“你太狭隘了,朕心中装的是天下,只要对社稷有利,什么人都可以用,而你却劝朕弃用一方势力,这无异于在让朕自缚手脚,太监怎么了?只要好用不就行了?”
顿了顿,“文官、武将,太监,外戚,只要好用,朕皆会用,你眼界太窄了,还是回去再好好读读书,提高一下自己吧。
你得罪了文官,又得罪了太监,朕自然不能为了你伤两方人的心,不过……”
朱厚照笑道:“若因得罪太监而辞官还乡,于你而言好处多多,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民间,你都会落下一个好名声,甚至就连那些要赶你走的人,也会收起偏见,待有朝一日你自觉进步了、成长了,还可再来,朕一样会用你。”
“你走后,你得罪刘瑾被朕驱逐的事会传扬出去。”朱厚照笑问道,“如此如何?”
严嵩豁然动容,撩袍下拜,重重磕头:
“臣不能体会皇上良苦用心,臣,臣惭愧……”
“好了,去写辞呈吧。”朱厚照摆手,“一时的退场没什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经历磨砺并非坏事,好自为之。”
“臣,叩谢皇上教诲。”严嵩再拜,“臣告退。”
…
次日,严嵩辞官还乡。
他的离场让很多人快意,犹以刘瑾为首的太监们最是欢喜。
这说明皇上更看重他们。
朱厚照自然要赚一波人心,几句漂亮话外加隐晦的引导,就让太监们感恩戴德的同时大力宣传皇帝有多宠爱他们,严嵩因得罪太监而被迫辞职的事也被传扬开来。
一时间,严嵩在仕林中迅速声名鹊起,几乎成了热点人物。
就连那些处心积虑赶走他的人也不再说他坏话,甚至起了几分怜悯之心。
严嵩虽丢了官,却赢了名。
在官场,名声的权重非常大,有了美名基本不愁权力地位,况且严嵩本就有功名在身,虽下了野,但只要有机会,随时可再入仕途。
不过话说回来,朱厚照对严嵩是挺看好,却也没到非常看重的地步。
京师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才。
他为自己布局的顶尖政治班底,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