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还跟小媳妇儿似的……”李青咕哝一句,满心无奈。
~
到底快走了,李青并未整日在家躺尸,尽管不爽小皇帝,仍是时常进宫,谆谆教诲。
好在小家伙非不识好歹之人,也能听得进去劝,离别前的时光还算愉快。
阳春三月,开启殿试。
李青扮做小跟班,与朱厚照一起出席殿试。
这一届的殿试,与往期不同,朱厚照为表重视,把殿试设在了奉天殿,此举很得人心,莘莘学子被感动的不行。
殿试主考策问,且只考试一场,时间很充裕,日落前交卷就行。
不过也没人提前交卷,都是斟酌斟酌再斟酌才下笔。
李青、朱厚照,以及李东阳、王华等几位大佬,充当了监考老师,在众贡生间游走……
能参加殿试的最差也能混个同进士出身,可以说将来都会做官,朝廷自然要重视。
当然了,大明的举人也是有机会做官的,可大部分情况下,进士才能受到认可,举人……便是做官,大多也走不远。
院试、乡试、会试,一路披荆斩棘,能冲进殿试的考生,个个都是人才中的人才,且都自命不凡,谁都想冲击头甲,甚至状元……
逛悠了一阵儿,李青觉得无聊,便去一边考官位子坐了,悠闲的品着茶。
朱厚照却是不知疲倦,逛了一圈又一圈,这瞅瞅,那看看,搞得人家考生一阵头大,所幸时间足够充裕,倒无太大影响。
李东阳年纪大了,见李青带了头,索性也来到考官位子坐了,跟李青小声闲聊起来。
“先生真要走?”
“嗯,殿试结束后就走。”李青笑道,“朝堂安稳,又有大学士这样的肱股之臣,哪里用得上我啊?”
“先生之才远胜于我。”李东阳惋惜道,“况且,我都老了……”
见他又要长篇大论,李青忙转移话题,“我已与皇上推荐了杨一清,届时,他会接替你入阁,还有杨廷和……哎?杨廷和今日怎么没来?”
“他要避嫌。”
“避嫌?”李青不解,“避什么嫌?”
李东阳悄然一指,道:“那人是杨廷和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