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冒名顶替者,真正的付出者很难得到应有的报酬,给得少,则就提高了犯罪成本,富绅不会为了一点小钱,去千方百计的糊弄朝廷,因为后者的成本更大。
说到底,这事还是要靠富绅,靠这些有钱人带动。”
李青认同杨廷和的说法,颔首道:“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
杨一清想了想,不再多说。
“本官也有一个问题。”杨廷和道,“这项国策看似不起眼,实则影响深远,具体到哪个部门来拍板很重要……”
“朕亲自拍板!”朱厚照抢答。
杨廷和一呆,嘴角抽搐半晌,拱手道:“皇上英明。”
皇帝都这么说了,他还能咋说?
细想想,皇帝拍板也没什么不好,一来,如此更有利于朝堂平稳,二来,以他的权势地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对他亦是倚重,他可以从皇帝这里过渡话语权,达到自己的政治抱负,且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更健康合理。
杨廷和同意,杨一清更是没意见。
…
大方向上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具体细化的专利保护法了。
其实古人的思维并不僵化,只是时代局限下,有些事情想不到,可只要提出来,他们立即就能想出应对之法。
尤其是像杨廷和、杨一清,这种高居政治权力中心的政治家。
设置审查机构,刺激发明创造的动力,推动新型事物的应用……
从上午聊到中午,又从中午聊到下午,直到申时时分,四人肚皮咕咕直响,方才告一段落。
杨廷和道:“皇上意欲何时推行这项国策?”
“这次你确定不会有人反对吧?”
“肯定不会!”杨廷和笑道,“得利的一方,又岂会反对?”
“再推敲一番细节,待其完善之后,就开始运作。”朱厚照说,接着,淡淡道:“最近百官跟夏家走得过近了,皇后还没生呢就搞这套,呵呵……,回头你俩知会一下,谁再与外戚密切往来,朕可要挑他毛病了。”
二人起身行礼,道:“臣遵旨。”
“嗯,今日就先到这儿吧。”朱厚照也站起身,朝李青道,“明日早些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