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港娱:功夫之王 > 第771章 没有砸招牌(1/7)
    志明和春娇都是杨叶铁粉,两公婆在儿子张天乐九岁生日的时候,送了他一套插图版的《逍遥游》小说,作为生日礼物。

    从此,张天乐打开了幻想世界的大门。

    自从《逍遥游》传出开拍的消息,这电影就是张天乐小朋友最期待的事情了。

    这本以《哈利·波特》为蓝本改造而成的小说,于1985年问世,花了整整十年才连载完毕。

    耗时如此之久,除了杨叶没空,改编难度也很大之外,更是杨叶故意为之。

    杨叶和罗琳一样,是把它当成儿童文学来撰写的。

    每一部小说的生词量都是逐步增加的,每一部的故事也发生在一个学年之内。

    这样确保小读者能够随着年龄增长,一部接一部,顺畅地看下去。

    在原时空,由于罗琳没有什么名气,《哈利·波特》写出来后,曾遭遇十二家出版社拒稿。

    1997年6月,小说首次出版,印数只有区区五百本。

    其中三百本流向了图书版,在市面上售卖的只有二百本。

    二十年后,哈利的首版图书,每本价值高达三万英镑。

    很多人以为《哈利·波特》的热度是靠电影带来的,或者是华纳看中了哈利·波特,花钱把这小说捧火的。

    其实恰恰相反,《哈利·波特》是小说带电影,而非电影带小说。

    它一出版就大火,被人争相传阅,于是很快再版。

    1998年在美国出版后,立刻霸榜,而且是统治级的,销量碾压其他小说。

    《哈利·波特》是因为销量太爆炸了,才被华纳看中的。

    否则的话,华纳根本不会发现它。

    就算发现了,一本无人问津的小说,华纳又没疯,怎么会冒险投资上亿美元去拍摄成电影?

    《哈利·波特》2000年被引进到中国,一次性推出了前三部,迅速引起哄动,风靡校园。

    当时中国图书市场畅销前三名的小说,都是《哈利·波特》。

    而电影直到2002年才在中国上映,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爆火也并非电影带动。

    《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正版销量是20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