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长史陈震都是官秩千石;另一个官秩千石的虎牙司马空置。
甘宁所领的横海校尉是杂号校尉,官秩比两千石;校尉部的长史、司马与营督一样都是六百石,百人督比三百石,与营督之间差了三级,
队官是比二百石,从队官往上,已经不发放口粮,是计算月俸发放的。
否则都拿一样的口粮,怎么体现上下的区别?怎么激励基层吏士奋斗?
临时设立的商雒县令官秩千石是很正常的,司隶的郡县长官的俸禄本就高过外州。
普通小县长是三百石,司州县长、外州大县长是四百石;普通县令六百石,司州县令、公主、皇后汤沐邑令、道令,都是官秩千石。
道令是夷道令、狄道令这类专门为从属的各部族设立的小型生活聚集区域长官,再大一些就有各种属国都尉。
再高的话,就是护羌校尉、护鲜卑中郎将、护乌桓校尉、度辽将军这类。
司马芝心里已经决定出仕,可还是决定先回去问一下母亲。
又担心陈震这里误解,就问:“我听说武关道狭长,上雒与商县相距百里,县邑是在商,还是在上雒?”
陈震也不清楚,但想了想,还是说:“我军今后要重点经营发展丹水漕运,何况商雒商雒,应该是以商县为主。至于上雒之地,设立一个北部县尉即可。”
两个县合并为一个,提升的只是县令司马芝的个人俸禄,但缩减了两个县府官吏。
上雒与商县之间的丹水,只是不适合大规模漕运,小型漕运还是没问题的。
未来征税之类的,都是要依托丹水北运。
不会因为县邑合并,使得征税成本上升。
“如此,芝明白了。”
司马芝起身拱手:“长史稍候,某这就去咨询母亲。”
“嗯,静候子华佳音。”
陈震起身回礼,目送司马芝退出庐舍。
起家就是千石县令,综合月俸名义上比黑熊都高。
这么大的诚意,司马芝如果还拒绝,那真的是有些不知死活了。
后汉以来,只有那些屡屡拒绝征辟,养名二十多年的人,入仕后才能迅速突破千石这个巨大的隐形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