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鹅的三国 > 第583章 平阳杂事(1/4)
    平阳县,霜染百草。

    诸葛亮乘牛车巡视近郊,这里自他上任之前就开始了堡垒构建。

    自秦汉以来,从未遭受如今这么大的社会动荡。

    故而此前的村落、里社的位置,布局不是那么的合理。

    从他上任以来,聚集人口,优先发展利于灌溉的平地;偏僻之处留下后续发展的空间,现在拿来当放牧的野地,或种植林木。

    主要种植的除了传统桑树外,自年初时诸葛亮就开始鼓励吏民种植板栗树、枣树两类。

    枣与板栗,是真的可以在饥荒年间救命的东西。

    这日与往常一样,诸葛亮巡视东郊三座堡垒,这里每个堡垒新安置了十户迁来的幽州叛民。

    这些叛民以十户为单位,充入各处堡垒沦为基本劳动力,进行相互监视管理。

    而十户这个规模,在普遍五六十户为限的堡垒内,也能有勉强的自保能力,不至于被本地人欺辱致死。

    普通堡垒能承载的人口规模就六十户;若是周围地势开阔,有良田开垦,需要更多的人口,那就可以修筑更大的堡垒,或者两座堡垒并立。

    修筑堡垒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原有的里社防御,是为了减少防御支出,增加游荡的小股盗匪成本,让他们无法籍此谋生。时间长了,这些世世代代半盗半民的群体才能安分下来。

    对于这样存在了很多年的群体,正常的剿匪手段是很难铲除的。

    堡垒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百姓,也不能单纯为了修筑堡垒而限制生产力。

    例如有的乡社区域,内部团结的话,那就合力修筑一座大姓堡垒,这样还节省材料、工时。

    但有的乡社内部也有矛盾,那就三四个,或五六个小型堡垒肩并肩修筑,形成一种社区群。这种修筑方式,堡垒之间的隙缝里方便摆摊、管理,反而利于赶集、贸易。

    整个平阳城近郊、远郊的乡社,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改建的乡社。

    改建后的乡社,就缺一道整体包围几座小堡垒的土墙,若有这道土墙,那就成了乡邑。

    平阳一县境内还有各种古城邑、乡邑,这种地方不缺防护力,所以也就不在改造范围内。

    就任这么长时间,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