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氢气不纯,但有没有氢气,直接决定着空艇实用性。
当空艇负载极大的时候,多挂几个蒸汽机小平台也就不算什么事儿。
也有其他制解氢气的途径,为了弄明白这个,他回忆化学知识,写出了元素周期表上半截,也就是生活中常见元素的表格。
反复用一些记忆深刻的化学实验、公式验证,但也觉得这种办法不太好。
基础化学被民众自行点亮,才能筛查真正有天赋的人。
交给黄月英去负责,载人热气球两年内就能制造出来;可自己想要的那种飞艇,受限于氢气收集与白法力积攒……大概需要五年时间。
每一个气囊模块最少要耗费一点白法力,整体飞艇也要用白法力洗练。
耗费成本太高了,做成一台就行了。
开工前,就要全力以赴,一次成型。
所以接下来主要就忙两件事,一个是设计氢气电解、制取基地的图纸,这个基地要挖成地下结构,然后石块垒砌、抹缝、涂漆密封处理。
电解后的空气上升,通过一层层的分流,利用氢气轻盈的物理特性,在静止无风的环境下一点点提纯。
这样能一层层提升到地表时,氢气出口处自然是氢气为主。
然后就是漆包铜线,效率不够,数量来凑。
还有玻璃的烧制,没有玻璃参与装饰的空艇,就像季汉没有诸葛亮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