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鹅的三国 > 第604章 太子出奔(2/4)
 不像自己目标太明显,洞察力也不足。

    有心劝导,又觉得陆议同意,也会遭到朝廷方面的干扰。

    至于刘静本人,其实许多人并不喜欢这个与关中亲密的太子,可又不敢过于得罪。

    东南朝廷内部有一个巨大的矛盾,既想找一个英明神武能率领朝廷对抗关中的英杰;而这样的英杰又会本能的集权,与大姓、豪杰的根本利益相互冲突。

    而刘静已经表现出来这方面的特质,年轻人天真、仁善一些是正常的,以后经历的多了,自然会改变。

    在军事、求学方面,刘静有天赋,也有该有的学习态度。

    偏偏与关中那个大司马关系良好,这就让很多人十分矛盾,既想跟着刘静平安落地,又怕刘静未来搞集权,又或者血淋淋完成集权后,反而出卖朝廷,率先投降关中。

    所以刘静身边人员复杂,有支持他与关中保持亲密关系的投降派,也有支持他未来强权治理朝廷的战争派,也不缺混日子的人。

    刘馥身为皇帝没有多少自由,反而刘静十分自由,各派都希望刘静能按着预想的道路发展。

    丞相张昭的立场十分扭曲,一方面主张对内强硬治理,这种主张被持政理念宽和的刘馥压制;而另一边张昭对外又很软,甚至拒绝与齐王曹操、赵王袁尚、鄂王黄祖以及长沙国合作。

    就保留江淮区域,保境安民,以待时变。

    张昭绝不是一个人,徐淮人、兖豫二州士人都是张昭的支持者。

    说到底,张昭奉行的还是孙策时期的路线,往死压榨、收拾江东大姓,对外妥协,能守就守,不能守就投降……反正跳槽之后,也不影响张昭的公卿之位。

    现在甚至为了讨好关中,张昭连儿子都派到关中求学去了。

    关中不驱逐,张昭也不召回。

    朝中有这样的国相,陆议也是很无奈。

    江北士人支持张昭也就算了,江东本土士人也有许多人支持张昭……甚至不乏吹捧之人。

    之前荆州争夺战,同意开战的是张昭,不肯退兵的也是张昭。

    陆议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去打山越,积蓄实力。

    不管以后形势怎么变,手里抓着讨伐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