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 第802章 远方书信(2/3)
兵,并州大营就得做好出一波血的准备,故而还在摇摆当中。

    贼军好剿不好灭,无论并州大营还是绛郡反贼,都有意向西“发展”。

    于并州大营而言,反贼若被打散向西,远离并州大营的管辖范围,头上的责任可以甩开。

    对反贼而言,北有并州大营,南有两都精兵,能发展的方向只有东西。

    东面富庶,地方实力强。西面稍显贫瘠,但无论朝廷还是士族势力都没有完全铺陈开,有空子可钻。

    人皆向往富贵繁华,但东边的骨头难啃,外部有并州大营的压力,说不定真的只能往西逃。

    段晓棠在脑海中复盘李君璞的路线图,他一路前行,实际是游走在长城和绛郡反贼势力的中间地带,难道发现反贼意图向西的蛛丝马迹?

    段晓棠手指摩挲着信件末尾的日期,已经半个多月。他们现在得到的消息,并州大营毫无动静,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引而不发?

    李君璞离京前只知段晓棠将要平定民乱,具体何处并不知晓,毕竟天底下乱的地方那么多。

    是他中途和李君璠通信知道了,猜到了,亦或只是随口在信中提及?

    南衙诸卫在皇帝眼皮底下,少有能吃空饷的机会,加之戍卫地点的特殊,军士主要从良家子中招纳。

    降兵至少要在军中观察数月,确认没有危险才敢带回去。不可能像地方大营一般,不管好的坏的,直接往自家划拉!

    地方军急于扩充实力,通常都与“不臣之心”挂钩,但并州大营此刻的情形,似乎并不相干。

    另有一种可能并州大营兵员缺省严重,只能从其他地方找补。

    最普遍的情况是吃空饷,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军士死伤过多却并没有往上报,瞒了下来。

    后续朝廷和地方再补新兵,自然补不到位。

    大军虚实,外人很难看清。尤其并州军并非全部驻防一地,更难摸清。

    白家和并州有些关联,但白湛白秀然哪可能知道。白隽就算知晓一二,也不可能把这种要命的事往外说。

    所以祝明月补充的内容,只有朝廷前三年并州大营的各种官方统计,军士人数,朝廷下发的各种军械,以及经历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