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婉眼神中带着几分探寻,“但你看起来并不是很高兴。”
段晓棠眉眼间掠过一丝忧虑,“早高兴过了,难办的是战后。”
胜比败更好,但胜局也让人难以抉择。
祝明月声音里带着几分戏谑,“怎么,朝中又想起旧爱,想挟胜征突厥?”
段晓棠淡然一笑,“确有此意。”
大吴的兵力,无法支持双边作战,新欢旧爱只能择其一。
祝明月不禁问道:“南衙什么声音?”
段晓棠摊手道:“都有,各有各的道理。”
高句丽是软柿子,一旦啃下来,爆出海量的军功,不知生出多少国公郡公。
突厥是世仇,成则扬眉吐气,不成则元气大伤。
大吴皇帝和臣子再狂妄,也不会觉得能一战灭其国。
两者各有利弊,让人难以抉择。
段晓棠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讽刺,“这次倒没人嚷嚷要御驾亲征了。”也算一个进步。
祝明月冷哼一声,“血的教训。”
前有东征,后有殷博瀚亲身演绎外行指导内行的可怕结果。
就算不怜惜百姓性命,总得在意自己的小命吧。
段晓棠分析道:“还得等此战最终的战报,王爷的意见很重要。”
吴岭不会明面上反对吴杲对军国大事的旨意,但在两难抉择间,这位宗室掌兵长者的意见,或许将影响最终的结果。
祝明月问道:“你猜王爷偏向哪方?”
段晓棠沉吟片刻,“突厥。”
前两次东征,吴岭父子并未倾尽全力,就吴越带着两个半卫远走东莱镶边,干的还是监军的活。
吴岭本身的意志是一部分,他的心腹大将军们,恐怕都对高句丽兴致平平。
祝明月深思熟虑片刻,摇头道:“不一定,他可能选择休养生息。”
林婉婉在一旁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插话道:“开玩笑呢,大吴鹰派代表人物崇尚和平!”
逻辑通顺吗?
祝明月反问道:“在皇帝不御驾亲征的前提下,谁领兵?”
“并州大营半残,势必要南衙诸卫鼎力支持。一手地方大营,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