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裕隆,那是阎埠贵亲自调查,亲自写的报告,获得科达集团的审批的。
这一下子,阎埠贵就不着家了,扎根在那个地方,说是要看着希望小学建起来,他才回四九城,杨瑞平很是担心这个老头子,都多大岁数了还这么拼命。
杨瑞平找阎解旷抱怨了不是一次两次,弄得小海和熙熙回家也跟阎解旷嘀咕,让他把爷爷弄回来。
阎解旷翻着白眼说道:“我爸什么脾气你们不知道吗?他连我妈的话都不听,还能听我的啊,再说,我爸做的是积善行德的好事,我还能说什么。”
时间慢慢流逝,就在三个孩子即将踏进考场的前几天,阎埠贵带着安然和安瑞回来了,阎埠贵精神状态很好,精神奕奕的,就是身上穿的衣服,有点破旧,显得有点狼狈。
阎埠贵第二天就把那所希望小学的照片洗了出来,给家人们看,当杨瑞平看着阎埠贵跟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衣服,脸上还有点脏的的孩子们合影的照片时,就再也不抱怨了。
阎埠贵说着这些孩子都上不起学,吃的也不好,很可怜但很可爱的一群孩子。
阎解旷也深受感动,他是支持自己老爸的工作的,就是有点担心他的身体,杨瑞平想了想,说道:“下一次再去,我跟你一起去。”
贾张氏也看着阎埠贵的照片,也知道阎埠贵是做希望小学去了,她也有点敬佩阎埠贵,但自己不行,毕竟年龄大了。
七月注定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月份,阎家的四个孩子走进了考场,阎家人唯一担心的就是小胖,四个人中只有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稳定,时高时低,让一家人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三天的考试过后,阎解旷特意留意着小胖的精神状态,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回稳了。
果不其然,十几天过后,录取通知书陆续的邮到家来,阎家的四个孩子同时考上了清大,阎埠贵两口子高兴的差点蹦起来,阎解旷看着喜极而泣的姬莲,小声的安慰着。
四个孩子的反应倒是一致,都很平静,好像是事先就确定自己能考上一样。
七月底的一个周末,阎家在朝凤斋大摆宴席,庆祝四个孩子顺利考上了清大,这一次足足摆了二十多桌,不管南锣鼓巷的老邻居,还是科达的员工,还是大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