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脚。
可这次他们几乎没这个心思。
是他们的人品变得高洁了?
扯呢。
这还要归功于方孝儒提出的《保举法》。
保举法说白了就是唐朝的投行卷和宋朝的荐举制,说白了就是让官员自行推举官员。
那还有说的?
这各家还不赶紧把自己家的人往朝廷里塞?
仅仅一年时间,搞得官位都有些不够用了。
就在各家头疼的时候,‘方大善人’又出手了——升官、加官位!
六部尚书都那么辛苦了,怎么才三品啊?
直接正一品!
各地布政使?
不要客气,二品官职都拿去!
从上至下,原级官员的品俸统统上调,随之一同上调的还有俸禄。
原本的官员升级了,那多出来候缺的官员怎么办?
一个字——加!
六部在左右侍郎之下,又增加了左右侍中的职务。
还有御史台的什么佥都御史,只要能想到的,那就统统安排上,也不管职能会不会重叠。
这就导致现在朝堂上朝的大臣几乎多了一倍,原本能站在奉天殿的一些臣子,现在只能委委屈屈的站在门外。
要不是皇爷爷留下遗训‘官不修衙’,朱允炆都想重修奉天殿了。
在方孝儒的帮助下,家里的子弟都有地方安排,这些士族出身的官员对科举自然没那么热心。
正因为方孝儒的‘无心插柳’之举,却让这一届的恩科变得公正了许多。
只是这个公正,却未必是好事。
安排完恩科的事,朱允炆正准备宣布散朝,翟善忽然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事起奏。”
朱允炆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翟爱卿请讲。”
“臣要说的还是平叛的事。”
“说吧。”
翟善看了一眼一脸懵逼的齐泰,微微一笑:“臣以为长兴侯赶到真定府后,为防一军二主,不如让李景隆的东军撤离。”
齐泰更加莫名其妙了。
这翟善莫不是疯了?
两军会合后,朱棣叛军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