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去打头阵,各部落族长都恨不得在地上挖个洞,赶紧把头埋进去,以免被太师看中,沦为了第一个撞花岗岩的卵蛋。
瓦剌的十万大军,就在阿剌忽马吉的草原上修出了一座城池,全部生活在其中,而鞑靼的十万大军,则分别布置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避免瓦剌突然发动进攻,能及时从各方牵制他们。
瓦剌如果主动出击,那就是瓮中捉鳖,但如果一动不动,简直就是一座用钢铁铸成的堡垒。
马哈木的目的也很简单,用这深入腹地的大军,搅和的鞑靼寝食难安,难以顾及边境的袭扰冲突,让瓦剌边民可以安安稳稳的放牧,度过这个草长莺飞的夏日。而他这十万人马,根本就不用打仗,到了10月准时回家,就能让鞑靼度过一个饥寒交迫的冬季。
一旦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闭环形成,往后的每一年,想必瓦剌大军都会这么来上一次,估摸玩上个三年五载,鞑靼自己内部都会分崩离析,主动跪着要求并入瓦剌,享受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了。
如此不杀人但诛心的战术,阿鲁台想了一下,估计就是巴噶木这小机灵鬼提出来的。毕竟马哈木这种莽夫,打起仗来不管不顾,属实难以构建出如此卑鄙无耻的计谋来。
好在阿鲁台的人脉还是够广,主动从朵颜借调了大批人马,正向着阿剌忽马吉赶来,不用七日,预计到7月中旬,便能完成会师,让鞑靼的军队数量增加到18万,形成绝对优势,到那时,就能跟瓦剌的苏鲁锭军团掰掰腕子了。
当然这个消息不光鞑靼的众位部落长知道,就连巴噶木也早已知晓。据说朵颜的军队会带来一些重火力装备,帮助鞑靼突进军营。巴噶木也没让军队每天混吃等死,自然在修建更坚固的外围防御,并且围绕营地搭建了百余座高达15米的重弩机台,配合上投石车,火油弹的准备,最后谁消灭谁还真的很难说。
而在朵颜部队到达前,巴噶木下令辎重官大胆一些,每天驱赶着成群结队的牛羊,就在营地外5里的地方放心大胆的放牧,犹如钓鱼用的鱼饵,就是怎么恶心人怎么来。
多少部落族长,看着鞑靼土地上的青草被瓦剌的畜生吃完,连羊屎牛粪都不肯留下的收走,气得都快心梗直接噶了过去。
众多部落族长,带着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