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 第683章 箕子国,辽东郡!(2/2)
,刚刚被征服合并的三韩,再度分裂起来。

    而卫满朝鲜倒是继续坚挺了百余年,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故意找卫满朝鲜的麻烦,卫满君主在汉使一声声斥责中,最后被十万汉军直接荡平。

    所以为何汉朝在辽东的地图疆域,比起秦朝来多了那么个弯,这个弯,就是征服卫满朝鲜之后,设立的汉四郡。

    当然,对于当时南部的三韩,就连汉武帝这么热衷开疆拓土的人都没有看上,这着实是一个谜题。

    “报!将军,前方就是辽西郡。”

    项伯的大军行走着,一路浩浩荡荡,抵达了辽西。

    部下禀报道,“过了辽西之后便是辽东,以朝廷的命令,我军会在辽东的襄平暂时休整,之后,过了辽东,就可以往箕子国发兵了。”

    “嗯。”

    听到部下的命令,项伯点头,“那大军继续全力前进,等到了襄平之后,再做休整!”

    “诺!”

    三军在又行了几日之后,终于抵达了襄平。

    襄平,其实就是后来的辽阳。

    而襄平这个词,和平壤几近类似,其实这两者,也算是有不小的关系的。

    襄平在两晋时期,被东北的扶余人中的高句丽人占领,开辟为都城。

    后来,高句丽被隋朝大破,被迫迁徙出辽东,滚到了朝鲜半岛的北部,重新置新城,就是平壤城。

    当然,这一段历史中的地点和时间,稍有争议。

    因为高句丽的历史,其实是有些断层的。

    高句丽是隶属于中原文化和东北扶余人文化的结合文明,跟后来的高丽在文明上几乎八竿子打不着。

    但,中原对于高句丽的记载,却并不多。

    因为那个时候历史史官本来就大量减少不说,仅有的,也只能盯着中原一个个割据政权,对于半华半胡的高句丽,的确没那么多的精力去注视。

    所以,这就照成了一定的历史空白。

    但可以肯定的是,高句丽的成功,是汉化的产物。

    高句丽的城池和政治制度,几乎都是完全借鉴的中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