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沐行记 > 第111章 印度神教(1/2)
    第111章 印度神教

    印度,故称天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着,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

    公元前六-前四世纪的十六雄国是16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围涵盖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迦尸、憍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盘底、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印度。佛教兴起时正是印度奴隶制经济急剧发展的时期。当时印度次大陆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奴隶社会,但有的地方还保留着氏族公社制的残余;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力已有很大提高,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化出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以城镇为主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建立起来。

    佛教在印度流行了一千五百年左右,根据印度社会历史发展的分期以及佛教自身的变化,可划分为下列四个时期:(1)原始佛教时期,即主要是佛陀和他的传承弟子们的佛教;(2)部派佛教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1世纪中叶),佛陀死后,佛教徒对于佛说的戒律和教理有了显着的分歧,因而形成了很多派别,有些派别在大乘佛教兴起以后还保留了下来;(3)大乘佛教时期(约1世纪中叶至7世纪),大乘佛教经历了兴起、隆盛和衰落的不同阶段,中观学说和瑜伽行学说形成主流,可称为大乘隆盛的时期;(4)密教时期(约7世纪中叶至13世纪初),密教在大乘佛教后期已开始流行,它在7世纪后半叶取得主导地位。佛教在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