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单位仁义,一个人头给补二十块钱。而且,一家还给个招工名额。”
“呦~给工作呀?”曲卓很是“惊讶”。
“不是正式工,文保单位下面施工队的合同工。一次能签三年。每年四月到十月上工,一个月最少挣四十块。”
“四七两百八,三年…八百四十块。不少呀。”曲卓感叹。
“可不是不少嘛。”老曹媳妇示意了院里:“都没个正经工作,一个月零叼点活儿,顶天了挣个十块八块的。这稳稳当当的三年,弄好了还能续合同,傻子才不干呢。”
“倒是。”曲卓点点头,又瞅了眼院里,溜达的继续往东面走……
十六号院的住户,跟之前二十二号院的那些住户是不一样的。
二十二号院本身就交房租,给补一笔足够租好几年房子的钱,他们乐呵呵的就走了。
十六号院的这帮子……压根就不给人家房主交租呀。说句不好听了,就是一帮我穷我有理的老赖。
其中一部分,可能给点钱就能打发了。但保不齐就有“眼光长远”的,明白在这院住着可以一直不交钱,换地儿就这好事儿了。
其实只要钱给够,也一样能全都请走,但给多少是多?
一个人头给补五十?
要给就得全给,合下来得花多少钱?
遇到贪得无厌的,要一百呢?
所以,曲卓想出个,每家给一个合同工名额的办法。
文保部门一家伙得了四十七万,未来几年每年都有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安排。没曲卓这事儿,也要招干粗活的临时工。
当然了,即便建筑工地的临时工属于体力劳动,每月最多也就三十块钱。
曲卓问过老曹了,屁大点的院子里一共挤了十六家。每家一个用工名额,就是十六个人。
这十六个人,曲卓每人每月给补十块的工钱,是一百六十块。按每年七个月算,三年才三千三百六。
再加上按人头一次性补的二十,一共花了五千五百多一点。
算上给老曹的六千块购房款,一共花了一万一千多,跟正常把院子买下来的花销大差不差。
毕竟十六号院比以前的八号院要大,真要仔细算,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