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觉得可以造一种很小巧的对讲机,分发给各村寨的民兵或者干部。然后,在高点架设信号中继站组网。
哪里遇袭,可以第一时间向边防求救。
也可以向附近村寨的民兵求援,大家合力赶跑,甚至围歼来犯之敌……
廖安民的想法有些过于简单了,西南边陲曲卓虽然没去过,但印象里山高林密,高频的u段完全白扯。
v段倒是能用,但估计即便有增益天线,最少每隔二十到三十公里,就得建一个信号中继站。
费用都是次要的,供电的问题怎么解决?
还有,中继站得有人保护呀。不然立在山头上,不请等着被安南人破坏,甚至偷走嘛。
除了技术问题和安全问题,廖安民信上提到的内容,还让曲卓联想起了不少事。
主要是关于后面的那场……印象里应该是持续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反击和轮战。
关于那场“冲突”,曲卓脑子里的零散信息不少。
很长时间里,都认为那是一场持续时间很久,我们死伤惨重,且非常残酷的战事。
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有意无意间接收的零散信息和资料变多。意识到他印象里的残酷,很大程度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为了渲染我们的英勇和敌人的坏而夸大出来的。
不是说不激烈,不残酷。
而是……渲染之下对误导了普通民众的认知。
比如,安南女人怎么怎么着,让咱们的战士不忍心开火,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他们的小股部队四处出击,频频化装潜入,给我们后方和运输线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还有其他的一些吧,写多了又犯病了。
总之……一些情节和桥段,确实是有,但不是频发和多发,甚至是常态的。
事实上,那边的边民,很大程度是厌战的,甚至主动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情报和帮助。而不是全民皆兵的跟我们对抗。
那面也确实派小股部队化装渗透进咱们的地界,但真正具有威胁的只有一次,还被咱们及时发现给堵截了。
而且,咱们总体上是一路势如破竹的。零星的骚扰确实有,但给我们造成的伤亡,远不像文学和影视剧作品让我们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