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称曾国藩的部队为“”湘军实际上在清代那个时候,曾国藩的部队是不能以军为统称的,他们实际上被称为“”湘勇“”。
倒是左宗棠挺狠的,他建立团练的时候,朝廷让他称为楚勇,可左宗棠不干,直接脖子一梗
“”我非要叫楚军,你奈我何?“”。
。
满清朝廷,没有给湘军发军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发军饷。
作为湘军的老大哥曾国藩,得不到满清朝廷在财政上的支持,他只能在地方上搞钱。
所以当时湘军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只要占领太平军一座城池,哪怕一座营垒,可以直接大抢,抢来的东西一部分交公,一部分自己得。
所以这就解释了湘军士兵为什么在打太平军城池或者营垒的时候,是多么的积极。
积极性很高。
而太平军跟湘军却有一点不一样,太平军只要打下清军的城池,所搜刮到的财物,需要上交太平天国圣库。
或者上交太平天国各个王,既然抢来的财物都让大人物给搞走了,底层的太平军士兵,谁还愿意卖命呢?
那么有人会问,太平军士兵私藏钱财呢?
其实这事儿可大可小,主要在于事在人为。
若是你得罪了谁?,被查出来,经过对方一操作,必然是杀头的重罪。
所以这就解释了,太平天国后期,湘军越打越猛,太平军越打越弱。
当然,导致湘军越打越猛,太平军越打越弱,有许许多多的原因,有装备上的差异,也有政策上的弊端,只有双方的后勤补给能力。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总的来说,太平军日渐颓废。
多隆阿的士兵们在营垒内一顿疯狂搜刮,简直是挖地三尺,把太平军军营翻了个遍,能搜刮的全部都搜刮了。
包括太平军战士们用的菜刀,行军打仗用的擀面杖,还有来不及收走的鞋子,都被湘君给搜刮,日后拿到集市上卖。
带不走的,直接一把火烧掉。
就在多隆阿手下士兵搜刮营垒的时候
多隆阿的派出的探子来报:
“”启禀多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