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的末路 > 第907章 彻底摆烂的咸丰帝!(1/3)
    最后英王陈玉成一众人带着不甘,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各自带兵离开了战场。

    林绍璋,洪仁轩回到天京,杨辅清去了宁国,陈玉成则返回了桐城,几万人马就此一哄而散

    。

    安庆保卫战以陈玉成撤军才正式结束。

    这场保卫战耗时十五个月,太平军在安庆这一年的攻坚战当中,战死四万多人。

    可以说是精锐尽损!

    陈玉成在安庆保卫战之中,被湘军打的没脾气,再也没有能力对清军发动有力的进攻,而自己离死期也越来越近。

    既然太平军损失这么多人,那么安庆攻坚战中,湘军战死多少人呢?

    其实湘军战死多少人,历史上是没有记载!

    但是我估计损失应该不小。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历史记,安庆被攻下来之后,曾国藩十分恼怒,下令全军:

    “”大索三日“”

    也就是说曾国藩下令攻城的士兵可以对安庆城的人进行三天的抢劫,屠杀。

    我们一般都知道,两帮人马攻坚和防守。

    一旦胜利方对失败方进行屠城,就意味着胜利方攻下城池,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必定惨重。

    胜利方为了泄愤,才以杀光对方进行屠城,来报复。

    所以我猜测,安庆攻坚战中湘军的损失必然很大,不然曾国藩也不会下令屠城。

    我们要知道,曾国藩攻打九江的时候,只是杀光了九江城的太平军,纵容手下抢劫九江的百姓,但是没发展到屠城的地步。

    而曾国藩对待安庆却区别于九江,他却直接下令:“”大索三日屠城。

    可见曾国藩对安庆城内的人,简直是恨之入骨,到达了那种非杀光不可的地步。

    所以我猜测,湘军的损失也很大,大到曾国藩都不能接受。

    。

    不过曾国藩的这次安庆屠城令,却成了他人生最大的“”污点“”。

    坐实了“”曾剃头“”的名号。

    所以说曾国藩是半个圣人,是言过其实的,说难听点就是“”不配“”。

    。

    从清廷的角度看,太平天国是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