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四方。
许多百姓特别是老者,纷纷夸赞忠王李秀成:
“”忠王乃真英雄“”
“”好样的,体恤百姓疾苦“”
十多万百姓快快乐乐的围在军营门口,等着施粥。
为了不耽误行军,李秀成命令部队太平军是一边行军,一边施粥。
李秀成因此在百姓心中落了一个“”仁义,心系天下“”的好名声。
施粥效果出奇的好,三天时间竟有一万多流民加入了太平军队伍,替李秀成打仗。
这些人是排着队登记,这一下子壮大了太平军队伍。
李秀成笑得合不拢嘴,还对手下众将们洋洋自得的说道:
“”看用区区点粮食就可以换来一万多人加入我们太平军,百利而无一害吧“”
“”你们呀,要好生多学学“”
李秀成的这一招的确是一箭双雕,即博了个好名声,又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可话又说回来,这些人没有战斗力,又没有战斗经验,无非是凑数而已。
真正遇到恶劣的战场,一遇到难事儿,他们反而会成为带崩部队溃败的人。
施粥一时爽,后果却十分恶劣。
。
可谁都没想到,部队越往西走,日子越困难,粮草越来越难筹集。
而且每天最少有十多万百姓跟着太平军行军,活生生的成为了一个大负担。
太平军在前线打仗,这些流民百姓就跑得远远的,太平军休息,他们就围在军营附近,等着太平军吃粥。
这给太平军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当然,好处也有,还有几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不断有人加入太平军的队伍,可以弥补在战斗中损伤的有生力量。
第二个好处,百姓围在太平军军营附近,附近的青妖想趁机偷袭,都无从下手。
围在军营附近的百姓,都成了太平军的哨岗,一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就集体高呼,或者是向太平军提供情报。
太平军在无为作战失败,又在庐江攻城失败,部队搞不到粮食,粮食开始紧张。
李秀成只好下令全军喝稀饭,一个打仗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