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便可看出。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张仲景是第一个定下中风病名的,但是他对中风的了解,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可能以当时人口的平均寿命,很多人都活不到中风吧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里面同样说道:“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
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载有:“如其经络空虚而中伤者,为半身不遂。”
唐宋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都是以外风立论,认为中风是由于外邪入络而致,虽然会讲到人体气血亏虚、脉络空虚,卫外不固。
但是本质上,还是把中风当做一个外感疾病。这也是为什么会以青龙汤为主,演化治疗中风剂。
而唐宋之后,诸多医家才渐渐开始意识到,中风病不是因为外因,而是由于内因,主张以内风立论。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认为“心火暴甚”导致中风;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强调正气自虚;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以“痰湿生热”立论。
咦,怎么好像少了一个?哈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是攻邪派,他持古论,认为中风是外邪。
所以金元四大家,在中风病内风立论的观点上,三比一。
到了元代,名医王履又结合诸多医家的经验,根据中风病因不同分为“真中风”与“类中风”。也就是如今方剂教科书中那几个治风剂主治名词的来历。
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指出:“大指次指麻木,三年内,必中风。”
明代张景岳创“非风学说”,指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感风寒所致。
清代则是中风病的重要发展期,叶天士综合各位医家学说,结合自己临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