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小黄毛聂恒已经到了最后收火的阶段了。
只见他手法娴熟地翻炒着锅中的水蛭和滑石粉,锅里散发出阵阵热气。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干瘪的水蛭逐渐变得饱满起来,就像重新获得了生机一般。
然而,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腥臭味儿,让人不禁皱起眉头。这股异味正是水蛭经过滑石粉的翻炒后,排出的杂质所散发出来的。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田老师之前会给每人发一个口罩,原来是因为这味道实在太难闻了。
随着小黄毛聂恒将已经炒好的水蛭从滑石粉中一一拣出,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盘子里,他的作品终于完成了。
此刻的水蛭已不再是普通的水蛭,而是经过炮制后的烫水蛭。它们个个饱满而富有光泽,似乎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看着自己精心炮制的成果,小黄毛聂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经过炮制后的水蛭,已经减去了毒性,不管是将其粉碎后制成药丸,还是直接入汤药,都是非常好的药材。
而小黄毛聂恒则摘下手套,端起自己炮制的水蛭,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实验桌上。他的眼神充满了挑衅,看向了一旁的李介宾。
看着眼前新鲜出炉的烫水蛭,李介宾不禁感叹道:“这炮制技术真是令人惊叹!”他知道,炮制水蛭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而这个人显然已经掌握了其中的窍门。
水蛭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环节动物,通常被称为蚂蝗、水蛭或柳叶蚂蝗。它们的身体柔软且有弹性,可以伸缩自如。为了得到干燥的水蛭,人们通常会在夏秋两季捕捉这些生物,并使用沸水将其烫死,然后晾晒至干燥或者采用低温干燥的方法。
对于水蛭的炮制方法,历史悠久且多样化。早在汉代,医家们就开始尝试不同的炮制方法。例如,《金匮要略》中记载了熬制的方法,而《伤寒论》则强调了要用温水洗净以去除腥味。随着时间的推移,炮制工艺不断发展和改进。到了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提出了炒黄的炮制方法。而《活人书》则进一步创新,先用石灰炒制,然后再进行熬制。
在元代,出现了盐炒的炮制方式。明代时,炙烤成为主流。而清代则引入了香油炒焦等新的方法。然而,现代炮制水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