拢住三辅豪族的心。
这代表一个风向和习惯。
即便到了民国也是如此,地域之间的抱团意识太强。
“内阁之中,诸位议一议,三辅的善后事宜,各位将官的功勋,以及下一步的动作,我觉得引马腾和韩遂出武关去进攻南阳的袁术,是一个好的建议。”
刘辩善意地引导着,脸上带着期待的神情。
“陛下,韩遂马腾乃是叛军,其中多胡羌,其战力虽好,进攻袁术也能两败俱伤。
但胡羌之辈,其人生于苦寒之地,若见南阳之繁华,必然军纪败坏,进而影响陛下的口碑。”
出乎意料的是,贾诩第一个反对了这个建议。
他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忧虑。
这便是贾诩的自保策略,韩遂和马腾再立功,他虽然能分润一点,但是也没多少。
远不如天子的看重。
而一旦最后军纪败坏了,他话也说在前面了。
对于贾诩的小心思,刘辩心知肚明。
当下并未有任何的不悦,反而一副鼓励的样子,道:“诸位,我这个叫抛砖引玉,大家的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好好的议议。”
闻言,内阁之中,各人都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刘辩则静静地坐在那里,认真地聆听着每个人的说话,时而微微点头,时而微微皱眉,从中推断这个人的能力以及性格。
尚书仆射高诱,以及兰亭令史蔡文姬,负责记录。
高诱低头认真书写,蔡文姬则神色专注,手中的笔不停舞动,时不时的美目飞出,却更多的落在刘辩温润如玉的笑脸上。
一时会议结束,最后定下的,还是黄琬领兵前往武关,侍中张温、京兆尹钟繇安定三辅,马腾和韩遂的兵马暂时驻扎于右扶风,等待朝廷的奖赏,以及后续的安排。
这边形成会议纪要,然后刘辩批红,迅速的传到尚书台之中,各曹尚书立即开始书写起文书。
政务安排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么好的消息,这么大的喜讯,又怎么不传檄天下各州郡,让他们看清楚谁的拳头更大,应该站在谁的那边。
上午的办公结束,刘辩也就返回了宣室。
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