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十六章:争嫡(2/6)
宫如今的祭酒“荀既”带着“孟寻”直接来到长安城的原因,他们想要寻求自身的进步,想要加入“陈氏”一脉的势力当中。

    荀既先前在驿馆前的“表演”也多是让此代陈氏能够做主的人看见,看见他的“忠诚”,从而再次被大汉“政权”的正统性接纳。

    是的

    此时的咸阳学宫已经开始衰败了。

    因为他丧失了“正统性”。

    在咸阳学宫中读书许多年,甚至不一定可以毕业,虽然可以学到真本事,但那又能够如何呢?

    学到了真本事,也不会被直接接纳入朝堂中。

    而他们的竞争对手“国子监”则是不同。

    国子监较之咸阳学宫有三胜。

    一胜:门槛低,咸阳学宫会筛选一部分精英学子进入学宫学习,而国子监则是许多人都能够考的上的。

    二胜:正统性。咸阳学宫已然是上一个朝代“秦”的正统学宫了,即便咸阳学宫早早的投诚,可那又如何?当权者还是会怀疑他们,怀疑从咸阳学宫走出的学子到底忠诚于“谁”,而国子监则是高皇帝亲自设立的。

    这正统性无法媲美。

    三胜:毕业率。

    咸阳学宫的“毕业率”简直是感人,在学宫中苦读十年,甚至不一定能够得到学宫的承认。而且得到了承认也没有什么用,它的风光早已经不在,你不能够凭借这个“认可”直接为官。

    国子监的“毕业率”很简单,只要能够老老实实的念书,年的时间熬着、排队也是能够轮到你的。

    且,只要你得到了这个“认可”,你出来之后最次也是一个地方的“县丞”,甚至运气好的话可以被分配到“县令”的位置,这直接就是一县之主了。

    在这样的比较之下,国子监当然超越了咸阳学宫许多。

    所以,此时的贾谊才可以拍着胸脯做出这样的保证,他拍着胸脯告诉刘武,他们一定能够做出一定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刘武自然也是相信的,他只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想要得到东西之后再去接纳儒家而已。

    儒家会答应下来,自然也是因为刘武的身份太合适了。

    简直是下一个“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