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的一个童子听到他们的叹气十分好奇的问道:“两位叹什么气?”
魏延和黄忠本是听到这汉室江山倾颓,分裂成了两个,便叹了口气以抒发自己心中的愁苦,此时听到这小童子这般问,当即开口道:“汉室江山倾颓,有逆贼作乱,天下群雄割裂,如何能够不叹气呢?”
黄忠倒是拍了拍魏延的肩膀:“文长不必如此,你我二人此去北上不就是为了投靠刘皇叔,匡扶汉室的么?”
投靠刘皇叔?匡扶汉室?
那小童子当即一笑,看着两人孔武有力的身躯,眼睛转了转,当即说道:“原来二位壮士是要前去长安城投靠刘皇叔,匡扶汉室的。”
“不知二位壮士姓名?”
黄忠、魏延对视一眼,觉着倒是没有什么不可说的,当即说道:“南阳人士黄忠,字汉升/荆州人士魏延,字文长。”
童子有些惊喜:“原来是两位,我家先生曾多次夸赞两位,说当年刘荆州若无二位,只怕对付孙氏不会那么容易。”
“我家先生也欲前往长安,只是他一个书生,恐怕这一路流贼侵扰。”
“不知可否与两位壮士同行?”
同行?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黄忠开口问道:“不知你家先生姓甚名谁?”
童子微微一笑:“我家先生琅琊诸葛氏,名亮,字孔明。”
诸葛孔明!出仕。
官渡城中
有些时候,陈朱楼看着官渡城中生活着的百姓,总是感觉这样的日子还挺好的。
但他出门游历的时候,却总会被这乱世的糜乱震惊到。
今日依旧如此。
待到回到书房后,陈朱楼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陈泽熙坐在他的身旁,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他已经习惯了陈朱楼的这个样子。
只是淡淡的开口道:“这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陈朱楼在外出游历后,总是会前往拙身楼中闭关一段时间。
往日都是一两天。
而今日,陈朱楼的回答则是有些令陈泽熙震惊了,只听得陈朱楼轻声开口道:“这一次,我要悟出道理才出关。”
“光德啊,这些年你做的很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