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无奈。
谢安以及王羲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些许的笑意。
其实他们想要去修书,最大的原因并非是担心皇帝怀疑自己,而是他们两个真的想去干这件事情——尤其还王羲之,他不擅长、也不喜欢政治。
沉默了片刻后,谢安先开口了。
“陛下,臣明白陛下的一片苦心,但修书与坐在中书门下的位置上并不冲突不是么?”
他轻声道:“我们两个年纪已经越来越大了,臣以及逸少年轻的时候,甚至服用过一段时间的五石散,身体几乎是被掏空,如今能够苟活也不过是因为则之寻来了扁鹊,为我们二人调养身体。”
“中书门下的位置太过于重要,一旦我们两个掌控这样的权力,我们的身体恐怕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垮掉。”
“我二人自然是愿意为国朝鞠躬尽瘁的,只是担忧精神不足,将政务处理错漏。”
王羲之也是感慨了一声后,看着张皖说道:“正是如此。”
“我二人的想法是,令首的位置不变,但我二人兼任一个编撰的位置,之后精力大多数放在修书之上,至于门下以及中书的事情,便交给副手去做。”
“门下有两位仆射、中书有两位舍人,难道还不足以处理么?”
“之后,我二人将处理后的政务再简单的看一遍把把关就是了。”
交给两位副手?
张皖下意识的一挑眉,中书门下的两位副手中,一位是他的人,一位是陈氏的人,剩下两位是王谢的人。
他将中书门下交给王谢,其实是一种缓冲。
甚至那位陈氏的门生也是一个缓冲,最后终究还是要换成他自己人的。
如今,王羲之以及谢安还坐在这个位置上——其他世家就不敢对这个位置有什么念头,而具体事务以及权力却是由副手平分,他的人便能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等到书修完了、也过去几年了,他手中的权力也会越发的巩固,到时候
想到这里,张皖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许多,他看着王羲之以及谢安不由得感慨:“唉——既然两位爱卿如此坚定,那朕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弃爱卿的身体于不顾。”
“便依照两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