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论,但却又带着浓厚的现实情形。
谢玄的状态看起来倒是比王献之好上许多,他看着面前的陈潇,低声问道:“遥游想说什么?”
陈潇微微笑着说道:“世家之患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在所谓的“世家太高”以及“权势太强”这两点上,我相信子敬与幼度也是能够看出来的。”
“卢氏为何可以那么的目中无人?原因不过是因为国朝的选官制度罢了。”
“无论是前朝的“察举制”还是当朝的“九品中正制”,他们的本质与核心问题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选官的权力到底在谁的手上,而我们又要依靠什么东西去选拔官员。”
“如前朝,施行察举制,举荐孝廉的权力几乎全部都在几大经学世家中,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等,所以他们可以门下官吏无数。”
“当然了——陈氏也是其中得利的一员。”
“但好歹前朝的选官制度还是需要“作秀”的,哪怕是作秀,哪怕是假名,你也需要有名声、有这个“秀”才可以被举荐孝廉。”
“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才的发展,也保证了某种公平。”
“因为哪怕是贫寒之士,只要你能狠下心来,再有几个同窗好友,也依旧能够成名、继而有人来举荐你。”
“这也是为什么大汉可以持续这么多年的原因。”
“而国朝呢?”
陈潇的嘴角带着嘲讽:“本朝任用中正官,中正官几乎全部决定了官员的人选,就如同你们所看到的那样——他们可以随意的指着一个人就告诉他,你去找某某某,你就可以当官了。”
“这种制度难道不荒谬么?”
“这是将权力放在某些人的喜好之上,自然就会有人去捧着他们。”
“而这些人当上官吏之后,并没有什么才能可以使自己升迁——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必须是继续投靠中正官,借此来提拔自己,从而形成了一种循环。”
“权力——喜好——朋党。”
陈潇第一次提出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朋党”。
但王献之与谢玄却并没有不理解,因为“朋党”这个词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如论语中便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如:
子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