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安平帝的话来讲就是:“我和父亲关系很好,只是和先皇关系不好,有些政治意见不同。”
他将先皇与父亲分裂开来。
安平帝在位期间,大肆改革、再次修改科举制度的内容,将其修改为建武大典以及一部分的民生民策。
这是一件好事,也同样是一件坏事。
因为安平帝以及虞昏帝修改科举制度内容开了“先例”,后续的大虞皇帝们简直是差点把科举制玩坏了,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定下科举制的内容。
而也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内容可以修改,所以哪怕有不少的好皇帝修改的是正常的内容,但一颗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的道理放在此处就很管用——一个昏庸的皇帝就能祸害大虞十几年。
大虞开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唉——”
一道长长的叹息声响起,杨坚从思绪中醒了过来。
他身旁那个中年男人站了起来,这是当朝“太尉”——苏威。
苏威扭过头看着杨坚说道:“文达兄,在想什么呢?今日的早朝已经结束了。”
他背着手,往外走去:“今日要不要去看看丞相?”
苏威的脸上带着忧虑的神色:“丞相的精神不太好,我总有些担忧——如今的朝堂局势全靠着丞相支撑,若是丞相故去唉。”
杨坚的神色恢复了原本的平和模样,只是淡淡的叹了口气。
“总是靠着丞相一个人撑着朝政也不是个事,但当今在幼年的时候受过苦难,所以只信任丞相一个人。”
“真不知道,丞相故去之后,大虞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再次长叹了口气。
镇国王府
陈志躺在病榻上,眉宇中带着几分哀荣。
他轻声的问着身旁的人:“湛儿,这些时日,朝堂如何了?陛下如何?”
陈湛将汤药喂食完毕之后,便放下了手中碗筷:“父亲,您就别操心那些事情了。”
他有些嘲讽的说道:“朝堂局势再坏能坏到什么地步呢?能比现在还要坏么?一群伶人道士占据了朝堂?”
陈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