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们是一家子呢。
合着不是啊?
但此时,这艘破破烂烂的南唐大船已经承载了不少人,他们无法在中途从这一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彻底破损的船上下来,至少是已经投靠了南唐的这一部分族人无法从这艘破船上下来。
甚至于他们不仅下不来,还要竭尽全力为这艘破船缝缝补补,若非如此,这艘他们无法下来的船只彻底坠毁了,他们也就只能够一同坠毁了。
而北唐——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内,为了和南唐以作区分,而被唤为“北唐”的李世民政权,也正式在昌德五年的末尾建立了。
北唐的开国之君正是南唐开国之君的次子,而“唐”这个国号则是被这两个人争先抢用。
也正是因此,所以世人才会以南唐、北唐作为区分二者的称号工具。
提及“唐”这个国号,后世中倒是有人加以论证,论证到底谁才是正统的大唐——而不只是后世,当世之中也有不少人讨论此事。
一部分认为,李渊乃是货真价实的“唐国公”,他使用“唐”作为国号是无可指摘的,但李世民不同,李世民再怎么说也是李渊的儿子——如果他承袭了李渊的国公之位,那么以唐为国号也不是不行。
但现在这不是承袭唐国公名号的不是他么?
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国号的来源都是有讲究的,要么是以封地、要么是以起兵地,要么便是以爵位之称,可无论是“辽”还是“幽”,亦或者是“天策”都不太适合当做国号。
而如此一来,若是溯本追源的话,“唐”这个国号李世民是可以用的。
两派的人左右吵闹不休,但困居在这件事情中央的李世民则是没有什么烦恼的心虚,他只是等待着——等待着朝堂上的争吵结束,之后给他一个答案。
有陈湛坐镇,有陈氏坐镇,这一点争吵不过是些许笑话和放松罢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昌德五年年末的时候,一群人终于争出来了一个结果,国号依旧是唐。
这是李世民的胜利。
次年的元月元日,李世民在众多朝臣的恳求当中,自行称帝,祭告上苍,并且隆重的将宇文化及拉了出来,并且多次表示自己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