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使用了这首曲子。
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沈法兴将长江南唐这一侧的所有渔民全都赶走了并且允许他们带着自己的船只等,而这些无家可归的渔民只能够前往长江的另外一侧,也就是北唐所在地。
当伪帝李渊指责他的时候,他所给出的理由也十分简单,他说害怕那些渔民给伪帝的势力提供便利,但是滥杀无辜又会影响到李渊的名声,所以只能将其赶走——至于这些渔民他们为什么要帮助李世民,他实在是不知道。
这几乎是将李渊气的半死,但他却没有任何的办法,毕竟如今兵权全都被沈法兴握在手中,而沈法兴明显是表露出来了自己不想干了的心思。
李渊甚至不敢刺激沈法兴,因为害怕沈法兴带着军队直接投奔李世民。
于是,这场战争便僵持了下来。
承统三年,十月。
长江之策
沈法兴神色淡漠的坐在军帐当中,神色平和而又冷漠。
他并不想打这场必定会输掉的战争——他军中许多的文书主簿全都是陈氏门生,如今陈氏直接旗帜分明的站在了李世民的旁边,天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突然捅自己一刀。
而且,他并不觉着自己能打得过陈临安。
打也打不过,玩也玩不过,甚至他自己也不是很想打,那只能拖着了。
“将军——”
大帐外急匆匆的走进来了一个人,脸上带着些许惊骇之色:“长江之上有一叶扁舟缓缓而来,其上只有一个人,那人身着斗笠瞧不出模样,只是喊着要见您,说是来履行故友之间约定的。”
这士卒抬起头,看着沈法兴,有些犹豫:“属下等不敢轻举妄动,还请将军示下!”
沈法兴看着这士卒,忽而叹了口气。
他站了起来:“走吧,让本将看一看是谁这么大胆。”
实际上,从这士卒说出来“故友之约”的时候,沈法兴就猜到了是谁,这么喜欢装、又和他称得上是故友、又在李世民阵营当中的人屈指可数——或者说也就是那一个而已。
那士卒连忙点头,带着沈法兴便朝着江畔走去。
江畔之前,沈法兴回归头看了一眼连绵的军帐,缓缓的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