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持目不转睛的看着姜哲作画。
姜哲在创作大画时,挥洒自如,这次画一张16开的小画,反而每一笔画的都很谨慎。他手中的铅笔每画一两根线条都会略作停顿。
他根据自己的判断,画完一张素描头像,又拿起擦笔,轻轻的在画面上揉搓,把部分线条变得模糊,每虚化一部分,都会与照片进行对比。
看到这幅作品大部分变得模糊,和照片效果越来越接近,宁安持大概明白,姜哲是要用这种模糊的画,与照片进行比对。
这种办法还是第一次见,她越发来了兴趣。
她最近准备做一次大的投资,其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照片这件事,就是打通关键关节的一个手段。
因为事关重大,她甚至没有拿出真正的资料,而是用另一张照片来做试探。
尽管宁安持欣赏甚至开始对姜哲感兴趣,但她做事还是很拎得清,在没有做成之前,绝不会透露自己的真正目的。
姜哲画完一张,有些不太满意。这幅画看起来挺像,但是总感觉和照片有差距。
画肖像画除了形准,关键是要在神态上进行归纳凝练,才能让人感觉到再现的美。
原本的照片已经模糊,想要复原出来。必然是准备给什么人看。
看相片的人,一定对相片的里面的少年印象深刻。也许相隔时间太久,这个人对相片里的少年,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神态。
想要让雇主觉得满意,一定要抓住关键神态。
姜哲换一张新纸,重新开始观察。
经过之前描绘,脑子里面有已经对照片里的人留有印象。
他必须努力排除之前的印象,重新观察。
第二张,依旧不满意。
再画第三张……
一直画完第五张,姜哲才放下铅笔,把五张肖像画一字排开。
五张画纸上,都是这位十几岁的少年,但神态略有不同。
姜哲对宁安持说道:“宁总,我的水平只能画到这种程度,您看看。”
宁安池看着五张素描头像,忍不住拍手:“好,好,真没想到,你能根据一张模糊的相片,把人像复原到这个程度。”
她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