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个学生站在自己的画架前,或观察,或是凝神作画。画室中,只能听见铅笔划过纸上,所发出的声音。
四尊石膏像,二十几套画架画板,在画室中并不拥挤,反而形成特殊的韵律。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窗台上,光线没有改变石膏像的明暗效果,反而给画室中增加了温暖的色彩。
白墙,白纸,白石膏像,深色地板,褐色的画架与原木色的画板。整间画室就像是一幅油画,认真作画的学生,就是画中点缀的跳跃色彩。
姜哲带着从模拟影像中得到的体会,把影像中的塑造过程,与眼前的石膏像对应重合,寻找重要的线与结构。
他每画一笔铅笔线条,都会停顿思考后,才会画出下一笔。
在起稿阶段,很多人的画看起来差不多。
姜哲的画面上,只有十几条长短不一的线,似乎并不出众,但每一笔都是有自己的考虑。
这些线条除了再现形象的作用之外,也记录着他的感受,甚至有一些线条,在当下看起有些不对,或不应该出现。但这些线条在刻画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才会真正展现出作用。
一个小时过去,姜哲在纸上画出一个隐约的轮廓。
他后退两步,观察画面,同时也在调整情绪。全身心的投入作画,还要体会把握美感,对人的负担不小。如果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状态,对健康不利。
他放下画笔,让自己的大脑放松。
班里一半以上的同学,已经开始动笔。所以,他在走动时,尽量不发出声音。
姜哲依次看过已经动笔的同学的画。有人画的慢,也有人画的很快,无论快慢,造型基本没出大问题。在了解过同学们的水平后,他走到画室外,站在走廊上,透过窗户,举目远眺,放松眼睛和心灵。
画室里,也有同学开始相互观摩。
因为知道姜哲是本专业的第一名,很多同学都想看他的画。
不管心里怎么想,在看到姜哲的画上只有十几根线条,甚至有几根线条不知道什么作用之后,同学们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有人把疑惑压在心底,不用声色的去看其他人的作品;有人心直口快,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