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几人找姜哲说话。
陈嫣已经没办法站在姜哲身边。
按照媒体记者的安排,对着镜头说了几句话,刚刚走出采访的中心,又被围在人群中心。
不过,他已经能适应这种场合。交谈的人多,也不乱。回答每个问题时,都会认真注视对方眼睛——这个习惯让他看起来很真诚。
“姜哲,你要去米国读书,以后是不是要转向海外艺术市场?“一位媒体从业者插进来,“听说还有几家拍卖行正在接触你?”
姜哲说道:“艺术的价值不该用拍卖衡量,我的市场始终在这里槌衡量。“他知道这人想知道什么,所以把话说得漂亮,又留足想象空间。
顾倩中午逮到空档,和省美协以及本市美协的几个人,拉着姜哲合影。
这些人的衣着打扮各有特色,有人穿着唐装布鞋,有人西装领带,有人华服长裙,姜哲都怀疑,在这么热的天气下,穿这些衣服,不怕热吗?
美协的一位老者说起了青年画家扶持计划,接着,一位在文化部门工作的嘉宾,说起文化出海的构想……
陈嫣看在眼里,突然觉得那些围着男友打转的人群,像极了逐光的飞蛾。而姜哲,始终能游刃有余地周旋。
直到主持人用广播提醒,开幕式马上开始。
所有人按照计划,进入各自的位置。
礼炮炸响,几位杂志记者和学校组织的报道组,纷纷按下快门,记录开幕的一刻。毕业展的烫金大字晃得人眯起眼睛。
姜哲悄悄松了一口气,来到陈嫣身侧。
“要不要喝水?”陈嫣问道。
姜哲看到胡老师正在示意自己做准备,就对陈嫣说道:“我还要上台发言。等会再来找你。”
“快去吧。”
姜哲穿过人群时,主持人已经在做开场白。
接下来,院长致辞,回顾学院的发展,讲述今年的成绩……
教育部门的代表,讲话提到文化强市……
省美协的代表……
胡老师陪着姜哲,来到临时会台的后面,让他排在一位嘉宾后面。
他是最后一个上台发言的人。
一位又一位的嘉宾,走到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