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但在治国经验和治吏经验上欠缺;其余朝廷诸公,比他们皆差一筹。”
李隆基想了想,向李适之回答到。
“圣人英明!”
李适之向李隆基拜礼的时候,将心放下。
“我觉得七郎可为上将,卿觉得如何啊?”
李隆基郑重向李适之说道。
“父亲不会不解儿子,臣也认为七郎有上将的才能。”
李适之没有虚伪的推脱。
“朕相信这是文武百官可以看到的。可皇甫将军怎么安排呢?”
李隆基又询问李适之的意见。
皇甫惟明久经沙场,只有今年一场败仗。
不能因此就剥夺其官职,那样会寒边将的心。
况李瑄在积石军立功,离不开皇甫惟明的支持,所以李隆基想善待他。以后还可以再启用为上将。
“臣离开后,不仅多出左相的位置,还空兵部尚书。这个位置,本就是为文武双全的人准备。”
李适之意有所指地答复李隆基。
皇甫惟明有十几年文官经历,最高任司农卿。
又是大唐少数出使过吐蕃的将领。
“这样的话,就没什么好议论了。”
李隆基让李适之来案前,并抓住李适之的手说道:“三郎养好身体,以后可再辅佐我。”
“臣只要身体无恙,哪怕是当太守也要为国效力。如果还是糊涂,成为县令,亦是愧对百姓。”
李适之说话的时候眼睛通红,泪流不止。
“即使养病,也当有尊位!”
李隆基感慨地说一句。
随后,邀李适之一起就食。
完罢,李隆基令羽林军驾车,将李适之送回左相府。
下午时,召李林甫入宫,商议枢机。
“现在国家只剩下伱了,你心中有没有像李县公一样的人才。”
李隆基问李林甫。
李适之辞去所有职事官,使职差谴,散官,勋。但李适之爵位是县公,此爵位伴随至死,然后削一级,由李霅继承。
“工部陈尚书是为人才!”
李林甫上午时都想好了,如果圣人让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