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突然出现了不明身份的陌生人,大家会对此感觉好奇或是讶异,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张恪分明还是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地方。从他们频繁却又故作不经意的打量中,张恪分明感受到了某种隐隐的,危险的气息。
某一刻,茶肆中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衣着富贵,身上戴金挂玉的从旁边的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径直走到了张恪他们那一桌坐了下来。张恪故作镇定地抬头看向对方。
“呵呵,两位兄弟,看着有些面生呢!在下朱贵,未请教二位尊姓大名,仙乡何处啊?”
“不敢不敢。在下张君宝,这位是董天宝。我俩自南方而来,平常做着些小买卖。听说朝廷在北方开设互市,便过来看看,有没有机会赚点小钱。路过贵宝地,便进来歇歇脚,填填肚子。”
“原来如此。说起来,最近,那互市倒确实是吸引了不少各地的商户前来做生意的。这黑龙互市虽然是去年才开市的,不过如今已是客商云集,听说已经有不少人挣到大钱了,倒确实是值得二位去博一博的。”
“我俩正是听人说起,才赶过来看一看的。不过我们本钱不多,也不敢说博什么富贵,只是想着能混口饭吃罢了。对了,朱贵大哥是本地人吧?小弟看这梅龙镇,繁华似锦,令人惊叹,朱大哥也是贵气逼人,想来也是做着了不得的营生的,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俩透露点赚钱的消息呢?小弟感激不尽。”
“哈哈哈,张兄弟过誉了。为兄哪里谈得上什么贵气啊,不过倒确实也在做着些生意。所谓相逢便是有缘,有些东西倒还真的可以跟两位唠上一唠的。”
朱贵随后还真的谈了些生意经,比如在北方什么货物比较紧俏、利润也高;哪些特产虽然利润一般,但需求量大;有一些小众的东西,少有人做,但做成独家的话,前景是极为可观的等等。说得是一套一套的,但也确实极有道理,显见其在这方面,的确是个行家。而茶肆内,在他们聊着这些生意上的事情时,也时不时的会有人插上几句嘴,或赞成或补充或反驳,纷纷扰扰中倒是让这个小店又更热闹了几分。
等吃完了早饭,张恪要起身会账时,大气的朱贵赶紧拦住了他,直接便吩咐茶博士道:“把张兄弟和董兄弟的账都记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