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世民一听这后世人喊他太宗就感觉头皮发麻,“啊这,朕也没法下令迎回公主啊!”
郑荨???
看了008的资料,郑荨恍然大悟,哦,太宗陛下于公元649年驾崩,然后才轮到松赞干布呀!
随即郑荨又咬牙切齿起来,系统,去查查李治那个白切黑当年在干嘛!
“宿主,公元650年,也就是永徽元年的大事记有,正月六日,高宗立嫡妻王氏为皇后,七日,封长子陈王李忠为雍州牧,九月,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高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
而5月,松赞干布病死于逻些时,唐朝立刻派右武卫将军鲜于匡济带着盖有皇帝的玉玺的诏书,前往逻些参加吊祭仪式”
郑荨听完更气了,于是阴阳怪气出声,“我刚刚还说这位唐高宗会给文成公主撑腰呢,感情他有时间让人带着诏书去参加吊祭仪式,也没时间下令诏公主还朝啊?”
二凤陛下只感觉自己头痛,这后世人刚刚还说她理解公主和亲的意义呢!这下又开始纠结还朝的问题了
“小荨,文成公主继续留在吐蕃,才能安抚住吐蕃民众,才能更好地维持唐蕃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稚奴虽没有召回公主,但朕相信稚奴不会亏待她的!”
郑荨瘪了瘪嘴,脚下发泄似地踢飞出去好几颗小石子,“好叭,好歹文成公主没有像大汉的昭君公主一样,要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复嫁松赞干布的孙子弃芒论芒赞”
刘彻???
这事过不去了是吧?
(关于文成公主为什么没有还朝的问题,我浅浅查了半个小时,看了一堆当时文成公主被要求殉葬,唐高宗极力阻止,最后才勉强换得公主能孀居吐蕃的营销号解释,额,挺无语,反正我不信,毕竟亚洲州长虽然驾崩了,但吐蕃也不至于这时候非要大唐公主殉葬吧?
而且我只查到吐蕃有“共命人”殉葬的习俗,根据《唐书》记载,在吐蕃王朝时代,吐蕃的贵族、君长或者领袖们,为了保护自身安危,往往都会在身边带上一名“共命人”。
“共命人”的挑选是极为严格的,一般都会挑选身强力壮,且家世清白,对君上忠心耿耿的年轻男子,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