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离石游记 > 第646章 科举!(2/3)
,才让“科举”制得实现。

    内务府利用他掌握的商品销售渠道,将“科举制”的信息传遍天下,还利用海军、陆军把“科举”的信息传给蛮夷之地。

    让“科举”短时间内名扬天下,通过科举制培养出职业官员体系,让官员更加专业的为大秦帝国和黎民百姓谋福利,初衷是美好的,官僚体系又复生了。

    参加科举把空闲下来的读书人都归拢起来,把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习知识上来,免得再让他们去掺和到工运中去,为被统治者摇旗呐喊,启发工运的走向向内阁、官府施压,改变治理国策。

    首先,就是将官府设置的各类官吏培训班扩大到新建的城镇,在村以上基层管理机构设置小学,在郡县设置中学。

    其次,在以后各类知识积累起来后,再设置高中,等知识储备足够多,衍生出化学后再设置大学。

    让读书人的聪明脑子都放在读书和高考上来,现在学识积累的根本不够高深,就是教学传播知识,那也不够教学用的,只能去海外搜寻一些知识充实,才能够学堂里教学用的。

    再次,小学三年,中学三年,夏冬两季还要给学子放假,让他们回家去帮忙干活养家。

    这样设置也是无奈之举,一个大字不识的成年人,在新兵营训练6个月就可以学会500个字,读书人的要比大字不识的新兵高的多。

    现在还要从娃娃开始教学,认识二千个字也就是一两年时间,教学的文章典册还是一个大问题,北方汉人留存下来的书籍本就不多,大部分都是大秦建立之后重新挖掘整理出来的古书。

    这些书里的内容与大秦目前发展状况格格不入,南朝的书籍更是有人为篡改的痕迹,大秦挖掘整理出的古书,最多的竟然是《孟子》的书,而不是孔子的书,孔子的书都是南朝搜集来的诗书,还有就是繁复的等级礼仪。

    这就让大秦很尴尬,大秦没有适合他思想统治的学说,可要不事先把大一统的思想贯彻下来,说不定庞大帝国就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内阁只能在小孩子圈里建学堂,重新从小为大秦培养接班人,把孔子、孟子的学说灌输到孩子脑子里,等五、六年后,大秦也许有足够的知识教授学生。

    那时挖掘整理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