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资金方面,我们可以向企业拉赞助,同时申请公益基金;场地的话,我听说社区有几处闲置的活动中心,或许可以沟通借用;至于活动流程,我们可以向专业的公益组织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田妹也在一旁坚定地附和:“对呀,我们是一个团队,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些困难肯定都能克服。”在我们的鼓励下,大家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纷纷开动脑筋,各抒己见。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兵分几路,各自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征程。我和阿豪负责寻找赞助商和申请公益基金。那一段时间,城市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我们奔波的足迹。我们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满怀期待地叩响一家又一家企业的大门,可收获的回应大多是冷漠与拒绝。“我们目前没有这方面的预算。”“公益活动的回报周期太长,对我们企业来说性价比不高。”这些冰冷的话语如同一盆盆冷水,一次次浇灭我们心中的希望之火。阿豪的情绪越来越低落,有一次,从一家知名企业的办公室出来后,他脚步沉重,满脸沮丧地说:“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感觉根本没人愿意支持我们。”我看着他失落的模样,心里也不好受,但还是强打精神,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灰心,我们再多尝试几家,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转机的。”
就在我们几乎要绝望的时候,命运终于露出了一丝曙光。一家专注于文创领域的小型公司,被我们的真诚和公益理念所打动,愿意为我们提供一笔启动资金。那一刻,我和阿豪激动得紧紧相拥,眼眶泛红,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田妹和阿明在联系社区借用场地。他们顶着烈日,跑遍了周边的各个社区,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有的社区担心活动会打扰居民生活,有的则以场地另有他用为由拒绝。田妹满心失落,打电话给我时,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怎么办,找了这么多地方都不行,难道我们的计划就要这样泡汤了吗?”听着她的声音,我心疼不已:“别着急,我们再想想办法,肯定会有地方愿意帮我们的。”
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的社区文化节活动中。田妹在活动现场结识了一位热心的社区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我们的公益计划后,他深受触动,主动帮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