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敦煌艺术大师工作坊”和“敦煌文化深度研学之旅”的市场推广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时,我们沉浸在对美好前景的憧憬之中,以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朝着预期迈进。然而,市场的复杂与多变远远超乎想象,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挫折如同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汹涌暗流,毫无预警地向我们袭来,瞬间打乱了所有的节奏。
起初,负面舆论的阴霾毫无征兆地笼罩而来。事情起源于一位在网络上颇具影响力,自诩为文化评论家的博主发布的一篇措辞尖锐的长文。这位博主长期关注文化艺术领域,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其言论在文化爱好者群体中传播甚广。在他的文章里,以一种片面且极端的视角,对我们的新艺术产品展开了猛烈批判。他公然宣称,“敦煌艺术大师工作坊”不过是打着传承敦煌文化的华丽旗号进行商业炒作的工具。他质疑授课大师的专业资质与教学能力,声称这些大师徒有虚名,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为学员深入且系统地传授敦煌艺术的核心精髓,教学内容被他形容为浮于表面、空洞无物,仅仅是一些皮毛技巧的简单拼凑,根本无法让学员领略到敦煌艺术历经千年沉淀的深厚底蕴。
对于“敦煌文化深度研学之旅”,他的指责更是言辞激烈。他将行程安排贬低为走马观花的敷衍之举,认为所谓与专家交流的环节只是徒具形式的作秀,根本无法让参与者在研学过程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文化知识与体验。更甚的是,他毫无根据地揣测我们与旅行社的合作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关系,断言这种暗箱操作导致产品价格虚高,使得普通消费者因经济压力而被拒之门外,严重破坏了文化旅游市场的公平性与透明度。
这篇充满攻击性的文章一经发布,如同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迅速激起千层浪。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社交媒体时代,其影响力呈指数级扩散。微博上,相关话题热度在短时间内急剧飙升,迅速登上热门话题榜。大量不明真相的网友在评论区跟风发表负面看法,各种尖锐的指责与批评如潮水般涌来。许多原本对我们的产品满怀期待、跃跃欲试的潜在客户,在看到这些负面评价后,内心的热情瞬间被浇灭,态度从积极参与转为犹豫不决,甚至直接放弃了参与的打算。在小红书和抖音等以年轻用户为主的平台上,也有不少用户受到这股负面舆论的影响,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