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认为半洲公调兵之权已重,对此深表忧虑。
对于张经请调狼土兵的上疏,嘉靖的看法是:蛮夷一途,不为我用。但是张经还是一意孤行,多次向嘉靖上疏,非狼土兵不能平定倭寇,导致嘉靖对张经的怀疑更加上升,嘉靖现在已经有了替换张经的想法,但是苦于无人能接替他,故而有些举棋不定罢了。
朱载坖很明白嘉靖的意思,说是将奏疏拿给他看他,实际上就是希望由朱载坖提出张经不适合总督东南此事。
但是实际上,只要现在无论换谁上去,只要嘉靖不改变急剿的策略,换谁去都是白搭。
朱载坖说道:“黄公公,现在倭寇势大,急切之间,恐怕难于剿灭,须得徐徐图之,张经现既与东南文武不和,就当撤换,以免祸生不测,其余用兵之策,非孤所敢言者,何妨择一良将,重其将权,委之 备倭,当有成效。”
东南者趟浑水,朱载坖还不打算现在就淌,张经明显是要出事的,朱载坖根本保不了他,再说者会不会是嘉靖故意测试朱载坖有没有继续干涉政事的想法呢?所以随便说点应付一下就是了,何必当真。
和黄锦聊完正事,朱载坖笑着说道:“黄公公,孤还有一事想求。”
黄锦问道:“殿下有事明说。”
朱载坖也不藏着,将唐顺之的书信拿出来,说道:“黄公公,这是应天巡抚唐顺之的书信,上面除了说了东南抗倭的事情,还举荐一人,原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李开先。”
黄锦问道:“殿下的意思是给这李开先起复,谋个官缺?”
朱载坖摇摇头说道:“黄公公,朝廷名爵,岂可私相授受,唐顺之既然求到孤这里,孤也不好拒绝,还请黄公公代奏陛下,至于陛下如何决断,非人臣所能问者。”
黄锦赞许的看了朱载坖一眼,若是让黄锦为李开先安排一个官缺,黄锦作为内相,未必不能安排,但是黄锦若是将此事告知嘉靖,被动的就是朱载坖了,若是找其他人,一样会给嘉靖朱载坖欺骗他的错觉,而直接将唐顺之的书信交给嘉靖,这样就显得朱载坖对嘉靖毫无隐瞒,这正是嘉靖喜欢的。
黄锦回到西苑,嘉靖正在召见陆炳,对于张经,嘉靖已经不太信任了,但是对于东南的诸将,嘉靖还不太熟悉,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