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 第177章 大宋猪狗,敢来送死?(1/3)
    说到董仲舒世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世对他更是多有贬低。

    但实际上董仲舒广设门坛,教书育人,不论贫穷富贵,皆是来者不拒。

    终武帝一朝,为国家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人才。

    龙不祥倒是觉的此人来的恰到好处。

    他所推崇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让龙不祥更快的统治金国诸民。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龙不祥有心要把梧州和骁州立为一个标杆。

    让世人都看看这两州之民在他的统治下和在金国的统治下会有什么区别。

    从而分化减弱金国民间对他的敌对思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思想文化上对一个国家进行入侵。

    有时候效果比刀剑更加惊人。

    为此龙不祥与董仲舒连连交谈了三日三夜。

    龙不祥主要是将一些现代学方面的理论结合时代后进行灌输。

    没想到董仲舒一点就透,举一反三。

    还常常能于细节处进行多方优化。

    二人食则同桌,寝则同床,无分彼此。

    有时睡觉之中突然想到了什么新的思路都能起来秉烛夜谈到天亮。

    一番交谈后都觉大受裨益。

    十日后。

    董仲舒在龙不祥的全力支持下在梧州的星海城开办了春秋书院。

    书院广招门生,无论是汉人或金人,只要真有才学者一概来者不拒。

    并且龙不祥郑重承诺,只要在书院中表现优异者,一经毕业,立即重用。

    春秋书院仍是以八音书院的模板为基础,又在董仲舒手上发扬光大。

    在后世上两座书院被并称为国之双壁。

    为国家培养出了无数优异的人才。

    更有许多海外学子,不远万里慕名而来。

    纵观龙不祥一生,他始终都在大力发展、推广书院。

    潜移默化之间已经逐渐改变了上千年的‘科举’人才选拔制。

    且春秋书院比之八音书院最大的创新在于书院中又分文武。

    放着卫青这样的世之名将在此,龙不祥再三